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趣味田径运动对学前儿童身体机能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1-11-25  浏览量:930次


趣味田径运动对学前儿童身体机能的影响

刘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所谓的趣味田径运动, 起源于德国, 趣味田径运动主要是根据少儿的心理、生理、年龄段特征设计的具有娱乐性的, 趣味性很强的, 区别于传统田径运动的形式与项目, 并且设计有相应的体育器材与之相配套, 使孩子们能够不受场地与正规田径器材的限制, 参与一些简化规则与要求的跑、跳、投等田径运动。通过参与趣味田径运动的形式, 使学前儿童在身体机能、健康、身心成长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提升。


在我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已经引起教育界与体育界专家学者的重视, 并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充分肯定了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前儿童身体、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价值, 以及对学校体育的补充提升价值。鉴于此, 2014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中心印发《少年儿童田径竞赛指导意见》, 并计划将趣味田径运动纳入学校体育的决定。这将对我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发展与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与延安市区10所幼儿园的学前儿童 (年龄为4—5岁) 作为研究对象, 在此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的200名学前儿童。其中各园选取的人数均相等, 男、女各10人, 并且包含有对照组。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查询相关的书籍资料, 以及专著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文献, 为文章的下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2.专家访谈法。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向长期从事中小学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6人请教相关田径教学方面的内容, 以及咨询西安体育学院从事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推广的专家与教授4人, 为研究的后续提供理论支撑。


3.对照实验法。在实验的过程中, 将所抽取的每所幼儿园的孩子进行均等的分组, 且男女生比例均等, 一组为实验组按照趣味田径的要求进行, 另一组为对照组则按照一般性田径运动进行活动。

4.数理统计法。在研究的过程中, 对所访谈的内容资料, 以及测试的相关数据运用于Microsoft Excel2007与Spss22.0进行整理, 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趣味田径运动在陕北地区幼儿园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趣味田径运动项目与传统的田径运动的异同点, 笔者通过下表1以两者的差异进行可行性的对比分析。

从表1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趣味与传统田径项目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 传统项目是为学生掌握田径运动技能而设计的, 且教学方法也大不同。趣味项目主要是以游戏为主, 重点是让孩子们对参与的项目感兴趣, 愉悦心情, 主要以诱导性练习为主, 比如十字跳软板、原地小飞盘掷远、双手棒球掷准等项目, 强度小、难度低, 易于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与兴趣。第二, 两者课程内容设置的目的不同。传统项目主要是重在教学, 以及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容易造成孩子从小就进入专业化的枯燥、单一、无聊的田径项目训练, 没有良好的第一印象何谈开发学生的兴趣。而趣味项目则大大不同, 其出发点是开发、吸引孩子对跑、跳、投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能够使孩子们在快乐中玩耍, 在快乐中学习, 在游戏中掌握一定的田径运动技能, 并且还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 同时趣味田径运动在设计之初就充分地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更加具有针对性。


表1 趣味田径与传统田径项目在内容上的异同  



(二) 幼儿园引入趣味田径运动对提高学前儿童运动能力与兴趣的研究

我们通过对所调查的幼儿园孩子的访问得知 (见表2) , 大约有95%的男孩子喜欢趣味田径运动的小游戏, 大约有82%的女孩子喜欢趣味田径运动小游戏;由此可见, 趣味田径运动的吸引力与趣味性。并且明显表现出男孩子比女孩子喜欢趣味田径运动小游戏的热情更高。然而还有一部分学前儿童不喜欢趣味田径运动, 或者是讨厌运动。这说明在幼儿园推广趣味田径运动是可行的, 并且效果良好, 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与注意力, 同时增强了孩子身体的健康, 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开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表2 学前儿童对趣味田径运动兴趣汇总表 (n=200) 



(三) 幼儿园中趣味田径运动实验与对照组教学练习对比

  

表3 对照组与实验组教学时间与练习密度对比表  


根据表3我们可以分析出, 在趣味活动中实验组的孩子们活动的时间是占到一次课的63%, 教师的讲解示范只占本次课的37%, 其主要目的是以学生为主, 在趣味活动中尽情的玩耍和娱乐。而对照组就大大不同了,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示范时间占据了本次课72%的时间, 留给孩子们活动的时间所剩无几。这就充分说明了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 要给孩子留有充足的活动时间, 教师尽量少讲, 以学生为主。这样就节省了教学实践, 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组织水平, 进而增加了学生自己练习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提升了孩子自我提升的空间, 以及对趣味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四) 幼儿园趣味田径运动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生理指标的影响与测定

根据笔者之前针对学前儿童设计的趣味田径运动生理负荷测定的要求与方法, 从实验组中随机抽取速度耐力、跳跃、力量爆发类项目各一堂课, 然后进行学前儿童生理负荷指标的测定 (主要以心率为主) 。实验组5次同等强度、负荷与时间的测定平均心率为110b—140b/min之间, 同时也符合我们之前设定的运动负荷强度, 5次测定的运动指数分别为1.75、1.73、1.70、1.68和1.65, 由此可知, 本次趣味田径运动的强度为中等负荷运动量。这也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 对提升学前儿童的肺活量与心脏机能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并且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与机体素质,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比较适宜学前儿童的生理特征。同时笔者对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随机调查,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孩子从开始测试到结束一个月时间内, 家长普遍反映孩子的睡眠状况特别好, 并且在此期间食欲也有所增加, 以前的挑食、偏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 个人的情绪特别稳定, 做事情注意力与意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很少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小儿病, 这些足以说明趣味田径运动对学前儿童的身体机能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对照组的结果就不尽如人意了, 孩子的食欲有所下降, 且注意力经常出现不集中的现象, 情绪时长出现很大起伏, 经常发生流感传染、抵抗力弱等情况, 可见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学前儿童的身体机能方面影响较大。


(五) 幼儿园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趣味田径运动的兴趣分析

我们本次实验结束后,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前儿童对趣味田径运动的乐趣情况, 采用现场举手表决的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情况表明。(见表4)

  

表4 实验前后实验与对照组学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兴趣比较 (n=200)   



由表4,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 学前儿童对照组对于趣味田径运动的兴趣远远没有实验组儿童的高。通过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小游戏形式, 使得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每次上课都是怀着极大的兴趣;而对照组的变化几乎不明显, 由此可见对照组学生在活动并不能感受到快乐与乐趣。综上所述, 趣味田径运动在幼儿园是很受学生喜爱的, 并且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 趣味田径运动对对照与实验组儿童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

  

表5 对照与实验组测试结束后儿童身体素质测试比较 (n=200)  


依据表5的学前儿童身体素质测试达标的检验结果, P值全部小于0.05, 由此可以说明:测试的各项指标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差异显著, 表现为实验组儿童的身体素质在试验结束后, 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儿童的身体素质, 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一点,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引入幼儿园对提升学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方面效果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将传统的田径运动进行重新的组合, 加入趣味性与娱乐性, 以游戏形式为主, 引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受到广大学前儿童的喜爱和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虽然与传统的田径相比, 运动强度减小、难度降低, 但是对于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提升了孩子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在幼儿园进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 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趣味运动的形式不但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还能够激发他们参加运动的热情, 从而使孩子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技能。体验趣味运动带来的乐趣。

3.通过趣味田径运动, 孩子们的心率、运动能力等生理指标都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 心肺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增强了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 建议

1.幼儿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活动时, 尽可能多的以学生为主, 开发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项目, 能够提高孩子运动兴趣与爱好的内容。

2.在教学的过程中, 幼儿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设置不同运动强度与难度的游戏,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各级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 要建立健全制度与措施, 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X